校本資優教育課程的第一層次(全班式校本課程)以優化學與教為核心,著重於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發掘和培育其潛能。

具體措施包括:

 

1.全班式資優課程恆常化

這一措施的重點在於將資優教學元素融入日常課堂,並配合「五高課堂」的推行,創造一個有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學習環境。以下是「五高」的具體內容:

  • 高動機

    透過設計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課題,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機。

  • 高參與

   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、互動和小組活動。教師透過各種教學策略,例如小組討論、角色扮演和即時反饋等,促進每位學生的參與。

  • 高展示

    提供學生展示其學習成果的機會,包括口頭報告、創意作品展示等。這不僅讓學生有機會展現自己的能力,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,並鼓勵其他學生互相學習和欣賞。

  • 高回饋

    提供及時且具建設性的回饋,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優勢和可以改進的地方,進而提高學習成效。

  • 高讚賞

    重視對學生努力和成就的讚賞,鼓勵他們持續努力,增強學生的自信心,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勇於挑戰自己。

「五高」的推行,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動機,還能提升學習積極性和自我效能感,
  幫助每位學生在個人成長和學術成就上獲得均衡的發展。

 

2.高層次思維訓練

通過引入高層次提問技巧,教師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。例如,在常識科的教學中使用資優十三式學習教材,能挑戰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提升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。這不僅幫助學生在學術上有所突破,也促進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複雜情況時的應對能力。

3.分層學習活動

在中、英、數等科的教學共備會議中設計分層學習活動,使教師能根據學生的能力和需求進行有效的分層教學,以兼顧不同基礎的學生,確保他們在能力範圍內獲得適當的挑戰與指導,提升整體班級的學習動力。

4.合作學習

利用合作學習的分組技巧,使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和合作,促進他們的社交技巧和團隊合作能力,並提高其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。

5.增潤課時間舉辦循環課程

例如:體適能循環課、創科活動等,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發掘和培養他們的潛能。

 

透過以上綜合性措施,將有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,讓每位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潛能。